{如果在台北之走出廚房} 看到這個即將在明年初於中正紀念堂展出「江戶風華—五大浮世繪師展」的消息(連結在留言),感覺頗有看頭,十一月十三號前連線至時藝多媒體官網預購票券,有買一送一的折扣,嘿!這下子更誘人了。
浮世繪是十七世紀起源於日本的一種繪畫藝術形式,顧名思義,就是專以浮世生活享樂為創作題材,不同時期有不同的主流風潮,從美人、名所、花鳥、歷史等相當多元,作品的完成需得由原畫師、雕版師和刷版師三師協力完成,顏色愈多,製程愈繁,特別喜歡浮世繪那種既入世卻又時不時帶著冷眼出世的味道,散發容易親近氣質,卻還是有讓人駐足沈思的餘韻,當然,畫工技巧盛色展現,是顯而易見的令人驚豔讚嘆,極適合我這種不諳藝術深奧門道之門的門外漢入門賞析,呵呵!
雖然我骨子裡有愈有名愈無感的因子,可浮世繪來說,以葛飾北齋、歌川廣重為兩大台柱領銜挑樑的風景名所繪仍是我的最愛。
圖說:九月和老爺去派特路馬(Petaluma)摘蘋果後,到鎮上用餐,找路的過程中,對這面牆驚鴻一瞥,咦?這不是葛飾北齋先生的神奈川沖浪裡《富嶽三十六景》之一嗎?趕緊趁老爺排隊買冰淇淋時,踅回拍照留念,我一開始還納悶:這是何人手筆,一看是一家畫廊的後門,莫怪莫怪,此舉當真一舉兩得,既是宣傳,也養了過路人的眼。